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热点关注 > > 正文
“散装安徽”,正在积极“混圈子”
发布时间:2023-08-31 12:49:21 来源:城市研究室

众所周知,江苏一直被称为“散装大省”,但得益于旗下“十三太保”经济迅猛,才成为无人敢小看的“苏大强”。

可真要说起“散”,安徽或许才是真正的“散装大省”,散装度比江苏更明显,也更厉害。


【资料图】

一、安徽为啥“散”?

说安徽“散”,是由于长江与淮河直接将安徽从地理上进行了三等分

长江及淮河以北,淮南、淮北以及宿州、蚌埠、亳州、阜阳属于皖北地区;长江以南的黄山、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通常被称为皖南地区。

而江淮之间的合肥、滁州、六安、安庆一般被视为皖中地区。

一般来说,相同地域最重要的认同感来自语言,可偏偏安徽这三个主要区域,语言体系各不相同。

安徽方言分布 来源:《安徽省志·方言志》

比如皖北地区一般是中原官话,不仅区域内的城市口音相近,与相邻的河南以及江苏徐州等地,都能愉快地进行交流。

皖中地区是江淮官话,语速快了稍微有些难听懂,但大部分情况还是沟通无碍。

皖南地区语系就比较复杂,有赣语、吴语、徽语等区分,操吴语的人居多。可即便是同为吴语区域的苏州、无锡人来到皖南,很容易在沟通时直接“烧”掉大脑CPU。

没办法,安徽如今的行政区域划分是沿袭了清朝,而在明代之前,安徽的淮北、江淮和江南从来没有同属一个大行政区。

按照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先生的说法,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原则分为两种:一是山川形便,即以山川为天然界线;二是犬牙交错,即跨越自然天险,让不同地理单元互相交错,分属不同行政区。

元代时的安徽是以长江为界,分属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这是“山川形便”;可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直接将淮河中下游、长江下游的区域组合为“直隶省”,后改为南直隶、江南省;到了清朝又分为安徽省、江苏省,成了“犬牙交错”。

受到地理与经济文化的长期影响,安徽南北的“撕裂感”有增无减。

比如皖北的淮北、阜阳等城市,由于语言和饮食近似,与河南以及苏北城市天生就有着亲近感。

皖北属于平原地区,日照充足,很适合农耕,所以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种植基地;同时,皖北也是矿业资源地区,尤其淮北、淮南两市,煤炭资源丰富,但几乎都面临着长期依赖单一经济,经济转型升级缓慢的困境。

江淮地区因为靠近长江,航运便利,更早接触现代文明。随着铁路铺设,这里与东部联系更为密切,能迅速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江淮一带也因南有九华、黄山、白际三大山脉,北有长江,易守难攻,才始终是安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比皖北,皖南没啥优质的矿产资源,基本都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所以当地才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俗语,却一不小心“丢”出了赫赫有名的徽商。

但皖南自然资源独特,而且比皖北距离东部发达地区更近,无论旅游业还是承接产业转移,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新兴产业也更为便利。

正由于7000多万安徽人操着不同的方言,有着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巨大的区域差异在很长时期内,始终制约着安徽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安徽各市的“散装发展”

相比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安徽一直是存在感很低的省份,怎么也摆脱不了“穷困”两个字。

哪怕改革开放初期,相继掀起历史浪潮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包产到户”都发生在安徽,也并没能立即改变当地的贫困局面。

直到近些年,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在安徽省“强省会”战略扶持下,不仅城市GDP超万亿,人口总数也达到千万,成为安徽省真正的经济“一哥”,才使得安徽昔日声誉为之转变。

不过,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内,合肥经济总量只能算“一枝独秀”,无论皖南还是皖北的城市,经济总量均不及江浙两省城市。

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和第二城的芜湖,2022年的GDP在长三角地市中,仅排名第21位,不及盐城、泰州、绍兴等地;其他安徽城市也基本排名在25名之外,GDP总量最低的5个城市则分别被皖南和皖北“承包”。

总体来看,安徽的发展模式可以视为:合肥“一城独大”,其他城市“散装发展”。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格局,至今也没啥大的变化。

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内16个市的GDP中,前三名依旧被合肥、芜湖以及滁州包揽,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仅仅一个合肥经济体量,就占到安徽全省GDP的26.7%,而且是省内第二城芜湖的2.7倍。

但是,如果拿合肥与江苏省内城市比,却连排名第四的南通都比不过。

究其原因,安徽虽然和江苏都算是农业大省,可安徽始终缺乏一个像苏南地区那样快速崛起,并带动周边的“龙头经济带”,只能靠每座城市自力更生。

更关键的是,由于毗邻更为富裕的江浙沪,使得安徽大量劳动力不断外流,经济因此一直徘徊不前。

其实这也是安徽历史形成的漫长传统,自明清以来逐渐定型的长三角行政区划分格局下,省内南北差异性较大且经济联系较弱,长期缺乏一个能够辐射全省的经济中心,很容易被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虹吸。

直至长三角一体化概念提出后,最后加入的安徽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坐下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由于安徽靠近长三角的南部城市整体强于北部,为了平衡和带动安徽区域经济,2021年12月,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8个市区定点对接帮扶安徽8个地市,其中重点是皖北城市。

上海市闵行区——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区——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贤区——安徽省亳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阜阳市;

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蚌埠市。

这种几乎是“手把手”的帮扶,时间将长达10年,自2021年启动至2030年结束。

显然,虽说合肥已是一匹“城市黑马”,但苦于实力有限,实在带不动省内的其他弟兄们,只能靠外援来助力。

通过干部互派挂职、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强产业链条协同等手段,江浙沪这些“富亲戚”正积极帮助安徽各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比如蚌埠向浙江宁波对标,通过互派工作小组,彼此已经在产业合作领域找到了诸多契合点;而同为煤城,华丽转身的徐州也成为经济结构近似的淮北的一个学习榜样。

互帮互助的精神更让安徽定下了宏伟目标,“2027年GDP冲刺7万亿元”。

2022年,安徽GDP为4.5万亿元,面对几乎要翻一番的目标,仅靠外力帮扶显然并不够。

安徽,还要努力“混圈子”。

三、“散装安徽”正积极入圈

过去安徽一直在推“强省会”,希望靠合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也曾试着通过建设“合肥都市圈”来提升城市群辐射联动效应。

但由于安徽各市“散装”太厉害,有些城市对合肥并不感冒,反而和南京“眉来眼去”;此外,合肥的城市能级也不足以覆盖到皖北或皖南全境,使得自身的都市圈并没起到实质作用。

于是,安徽也想通了,既然同在长三角的大家庭,别人都主动上门帮扶了,自己更应主动点,让那些渴望发展的城市因地制宜,找到合适的“联姻”对象。

因此,今年8月20日,安徽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份《意见》明确提出:

推动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联动发展,提升城市群辐射联动效应。持续推进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六安与上海对口合作,加快长江城市带、省际毗邻地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全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一句话总结就是,安徽将充分借助内生经济,积极融入城市经济圈,高质量快速发展。

对安徽来说,最熟悉也是影响最大的要数江苏南京都市圈以及徐州都市圈。

前者一直是滁州、马鞍山、芜湖等市主动“投怀送抱”对象,后者则是淮北、宿州等城市更为熟悉的“娘家人”。

不仅如此,此次文件还同时提到推动“皖南的黄山、宣城、池州融入杭州都市圈”,这等于是安徽把自己的“孩子”直接送到了其他人家里进行历练。

不过,黄山、宣城、池州依靠“徽杭古道”,历史上与杭州一直有着密切往来,经济和文化更为情投意合,也算得偿所愿。

除此之外,安徽还表示支持合肥、铜陵、安庆、六安参与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推动阜阳、亳州、宿州参与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

或许,安徽真正理解了“一城独大不是春”这句话,开始追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区域不均衡的发展阶段。东部沿海地区靠着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迅速崛起,安徽却一度陷入“中部塌陷”的困境,省内有太多寂静的角落。

但是,伴随中部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提出,安徽凭借“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经济开始狂飙,直接迈进了全国前十。

今年上半年,安徽GDP增速位居中部省份第一,成为无可争议的经济大省。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31省区市经济数据

说江苏“散装”,是因为下面的十三个地级市经济都很强,谁也不服谁;而安徽的“散装”是因为历史及文化多样性,地理区域散,经济更散。

正如曾在长三角城市做过多年品牌服务的杨秋萍女士所说:“散并不可怕,只要‘形散神不散’,努力发展经济,城市间形成正向激励和良性竞争机制,才是最可贵的‘精气神’。”

如今的安徽正积极融入长三角的“朋友圈”,“1小时交通圈”带来了东部的产业转移,相邻城市的都市圈推动着“同城待遇”……“圈中”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兴旺景象。

时代的起伏,终要靠时代之力抚平。

接下来,让我们期待安徽掀开更精彩的篇章。

标签:

深圳“双创”综合指数连续6年排名第一 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因创而破茧成蝶。今年5月,在深圳发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报告(2021)》显示...

一线工作近22年的缉毒警:我知道坏的是毒品不是人性

  “影子”般的缉毒警:一线工作22年,我知道坏的是毒品不是人性  如果我不继续干,别人也要干,缉...

广东肇庆“毒驾连撞5车致1死”肇事司机被批捕

  1月5日14时30分许,广东肇庆市端州区一男子赵某毒驾连撞5车,致一人死亡。  1月10日,澎湃新闻(ww...

江西最大文物倒卖案宣判:倒卖国家二级文物 9人获刑

  中新网南昌1月10日电 (冷峥嵘 张一怡)江西省共青城市人民法院10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院依法审结...

青海保障门源地震后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

  中新网西宁1月10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10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青海海北州门源县6 9级地震灾害发...

广西东兴口岸恢复通关 入境需网上预约

  中新社防城港1月10日电 (翟李强)自2022年1月10日零时起,广西东兴口岸和边民互市贸易区恢复人员、...

呼和浩特:寒假期间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10日电 (记者 张林虎)10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获悉,在暑假校内托管试点的...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老寨火灾原因公布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老寨火灾原因公布:小孩玩火引起  中新网昆明1月10日电 (罗婕)近日...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蔡奇陈吉宁李伟魏小东张延昆出席   张延昆齐静当选市人...

天津市委市政府致全市父老乡亲的慰问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

  中新网天津1月10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10日发布了“致全市父老乡亲的慰...

天津米面油存量由20天提高至30天 超市菜市场进货量翻倍

  天津米面油存量由20天提高至30天 蔬菜库存量、超市菜市场进货量翻倍  记者10日从天津市商务局获...

兰州名师话“美育”:“尚乐立人”分层培优 以“美”润教

  中新网兰州1月10日电 (记者 刘玉桃 高莹)“实际上音乐课作为一门非高考科目,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

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新华全媒+|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新华社天津1月10日电 题:子夜直击,天津寒天战“疫”...

重庆姐弟被生父扔下坠亡案上诉期结束 一审法院暂未收到两被告人上诉状

  重庆姐弟被生父扔下坠亡案上诉期结束,一审法院暂未收到两被告人上诉状  澎湃新闻记者 谢寅宗 ...

天津:划定封控区 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央视网消息:在各地的最新疫情中,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天津新增多例本土感染引人关注。截至1月9日下...

江歌母亲江秋莲:尊重法院判决,法律认定在我意料之中

  中新网青岛1月10日电 (记者 胡耀杰)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10日对原告江秋莲与被告刘暖曦生命...

中国边疆“北方第一所”:9名民警守护“生命禁区”

  中新网呼伦贝尔1月10日电 题:中国边疆“北方第一所”:9名民警守护“生命禁区”  作者 张玮 ...

辟谣!网传“封控区管控区相继解封”通知并非西安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西安发布官方微博消息,1月9日,一则:“鉴于我市目前封控区、管控区相继解封,...

河南安阳9日12时至24时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

  1月9日12时至24时,河南安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例(汤阴县10例、文峰区1例)。  2020年1月22日至2...

老人5折环卫工8折生活困难免费 这家面馆背后有个暖心事

  老人5折,环卫工人8折,生活困难可以免费吃   这家面馆打折背后,有个暖心故事  见习记者 许...

铁路公安以110幅优秀书画作品庆祝人民警察节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郭超凯 梁西征)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记者从公安部铁路公安局获悉,近...

本周中东部冷空气频繁 东北等地有降雪

  中国天气网讯 本周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其中,今天(1月10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雨雪范...

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0例

  中新网1月10日电 据河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1月9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0例(郑州市24例,...

“打拐”民警眼里的百态人生:见证一份份不愿放弃的爱

  打拐者说   一位“打拐”民警眼里的百态人生  本报记者毛鑫、王瑞平   在公安系统里,“打拐...

迎腊八北京晴天上线 阵风6至7级体感冻人

  中国天气网讯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今天(1月10日)迎来腊八节,北京体感冻人,白天阵风六七...

多省份倡议春节“非必要不离开”,这地补贴1000元

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典型案例发布 有力打击制假贩假行为

15年照顾170多个新生儿 金牌月嫂“漂”到海外去看娃

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案一审将于今日宣判

河南省安阳市两地划为高风险地区 一地划为中风险地区

员工迟到一次罚一千引争议 单位惩戒员工法律边界何在?

以体育人 秀出“青年范儿”

保安、厨师曾被竞业限制 企业滥用竞业限制让员工很苦恼

反诈老陈破圈:人民群众在哪 就把反诈宣传开展到哪

一所中职学校的育人实践

各地严惩恶意欠薪 保障农民工及时拿到工资

中学生成剧本杀行业潜在消费人群 多方助推行业“净化”

“这就是我最好的选择”

对餐饮浪费说“不”(百姓关注)

校园“直通车” 服务“零距离”

琉璃河遗址 两段铭文共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千元修复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琉璃河遗址 两段铭文共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公交将开展无人驾驶道路测试

河南郑州调整五地为中风险区域 公路入郑需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共享法庭”让金融消费者畅享“智慧司法”便利

《传奇2》网游著作权纠纷案峰回路转 最高法五份裁决四份改判一份发回重审

三代警察:从未放弃的28年

“胡叔叔”的寻亲工作室

天津津南本轮本土疫情第3—20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公布

“团圆”行动刑侦专家吕游 每一个案例都有单独的技术方案

河南“战疫”直面五重考验

开考古书店日均两三个顾客 流量时代她决心仍是只卖书

冬奥开幕在即 “双减”催热冰雪课堂

“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患者”彰显生命至上

天津多站进京车票暂停发售

冷空气来袭广州气温骤降 广东多地发布寒冷预警

“电话发我”——“霸气回应”疫情求助背后的城市温度

天津津南区再增20例阳性感染者,详情公布

电影《农民院士》昆明首映 为观众呈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南宁铁路警方春运期间将免费提供被拐儿童父母DNA检测服务

天津津南调整区域风险等级:1个高风险6个中风险!

天津全面加强离津管理 实施离津审批报备制度

口述|“郑州人张嘴做核酸采样的样子,熟练得让人心疼”

青海门源地震“震出”潜逃8年犯罪嫌疑人

天津出现感染奥密克戎本土病例 河南禹州全域为中高风险地区

河南郑州:10日在9个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天津市津南区一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 多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天津全面加强离津管理: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津

西安南小张村战“疫”记

河南通过“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河南许昌累计报告143例确诊病例 呼吁16万在外务工者就地过年

重庆颁发中国统一公路养护资质管理后首批证照

“双向奔赴”!河南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抗疫贡献力量

河南濮阳部分景点、剧院1月9日起暂停开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公自然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